導語
今年9月中旬以來,全省出現多次降水過程,特別是10月3-6日連續降水,小麥主產區降水量50~196.9毫米,其中150毫米以上降雨分布在石家莊、邢臺北部。受降水影響,廊坊大部、石家莊西部、保定西部、邢臺東部、邯鄲南部、滄州東部和西南部等地區0~30厘米土壤相對濕度達90%以上,部分地塊土壤水分飽和,造成農機難以下地,秋收秋種普遍延遲,晚播麥面積較大。
11月6-7日全省麥區又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平均降水量29.9毫米,進一步影響了小麥播種進度。針對上述特殊情況,省農技總站聯合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小麥創新團隊、省小麥專家顧問組在對當前全省小麥苗情和生產形勢科學研判的基礎上,提出了今年秋冬和明年春季小麥田間技術指導管理建議。
?
一、當前小麥苗情分析
(一)晚播麥成為麥田主體根據各地農業部門調查統計,全省于11月20日完成小麥播種,累計播種面積3350.8萬畝,小麥播期較常年推遲10-15天左右,個別地區甚至推遲20天以上;全省晚播麥2548.8萬畝,占總面積的76%。10月15日前完成播種的小麥,主莖5葉1心,占總面積的10.35%;10月16-20日播種的小麥,主莖3葉1心到4葉1心,占總面積的31.42%;10月21-31日播種的小麥,主莖1葉1心到2葉1心,占總面積的48.03%;11月1-5日播種的小麥,葉齡1葉到1葉1心,占總面積的4.09%;11月6-13日播種的小麥,多為剛出土或萌發出芽,占總面積的3.3%。(二)出苗整齊基本苗充足
由于底墑充足,全省小麥出苗整齊,基本苗充足,葉色正常。據本次考察,主體麥田長勢相對較好,平均單株莖蘗數1.1個、次生根0.9條、畝總莖蘗數36.1萬、畝3葉大蘗數32.8萬。晚播麥田雖然個體較小,但由于加大了播種量,平均基本苗充足。全省以三類麥田為主體,占比約75%。
(三)小麥苗齡普遍偏小
當前主體麥田為2葉1心至3葉1心,占比近58%,集中在10月15-25日播種,主要分布在定州、保定、石家莊、辛集,以及邯鄲、邢臺、衡水的部分地區;霜降至10月31日前播種的地塊,預計1葉1心至2葉1心越冬;11月7日前播種的地塊冬前尚能出苗,立冬后播種的多數將在年后出苗,成為“土里捂”。(四)土壤墑情充足由于今年秋季降雨量充足,耕層土壤墑情好。通過調查,當前絕大部分麥田相對含水量在70%以上,墑情充足,為春季小麥早返青生長和轉化升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二、當前存在的不利因素
盡管今年播種后期小麥生產情況有所好轉,但目前小苗、弱苗比例大,“拉尼娜”現象已形成,極端天氣發生概率大,今冬明春小麥生產仍面臨一些不利因素,主要表現為四方面:(一)苗小苗弱苗情差,培育壯苗困難大。由于主體麥田播種偏晚,出苗時間長,冬前生長量不足,植株養分積累少,苗小根淺,抵御低溫凍害能力下降,不利于安全越冬。整地質量差,出苗質量不高。特別是土質偏粘地塊坷垃較多,播種深度較大,植株生長緩慢,長勢較弱,麥苗發黃,不敦實,不利于培育壯苗。
(二)氣象條件不確定,低溫凍害威脅大。
10月以來我國已進入拉尼娜狀態。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冬季(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冷空氣活動頻繁,勢力偏強,氣溫總體以偏冷為主,發生極端寒潮事件的可能性大。部分麥田越冬凍害風險高,冬春管理難度增加。一是未分蘗麥田。由于沒有分蘗和次生根,養分貯存少,抗逆能力差,受凍害程度可能會加重。二是播種深度較淺麥田。由于播種期后延,為促進早出苗,部分麥田播種較淺。此類麥田若整地質量差且鎮壓不到位,遭受凍害概率增加。三是播種深度過深的麥田。考察中發現,個別麥田播深達到6厘米,苗子纖細,抗逆能力極差。四是坷垃多秸稈量大板結裂縫的麥田。部分地塊由于土壤粘重坷垃多,跑風漏氣;部分地塊秸稈粉碎質量差土壤塇松;部分地塊澆水后土壤板結裂縫較多,越冬凍害發生風險高。
(三)田間土壤較濕,病蟲草害威脅大。
今年秋播期間土壤濕度大,利于病蟲害發生。根據植保部門預測,小麥條銹病、莖基腐病、麥蚜等預計發生嚴重。同時部分晚播地塊因搶播搶種,未能及時封閉化除,部分地區已顯露雜草。因此,病蟲草害監測防控任務加重。
(四)整地質量參差不齊。
因播期土壤濕度大,不同地區土壤質地、前茬作物收獲時間、收獲方式、秸稈還田質量等差異明顯,造成各地麥田整地播種質量參差不齊,整體較常年偏差。尤其是土壤粘重的地塊,搶時整地導致坷垃較多,種子播在坷垃縫隙中,透風漏氣,難以吸水,出苗困難。立冬后播種的地塊,種子長期處于高濕低溫環境,出現爛籽,出苗率明顯下降。
三、冬前及春季管理意見
針對當前小麥苗情特點,我省小麥冬前和春季管理應因地因苗制宜,冬前管理突出“抗漬,防凍,保墑,確保越冬”,春季管理突出“促弱轉壯、鎮壓鋤劃、科學肥水、病蟲草綜防”。在具體工作推動上,各地應從群體、個體入手做好“兩保”,從生根、生長、轉化入手做好“三促”,從防凍、防旱、防倒、防病蟲草入手做好“四防”,杜絕啃青做好“一禁止”,切實開展因苗分類管理,確保促增產、保穩產、少減產。
(一)澆水輕壓保群體。
當前日均溫度3~4℃,晝消夜凍,正是中北部地區澆凍水的有利時機。南部墑情好的地塊不需澆灌凍水。澆水不可大水漫灌,以當天下滲并與底墑接上為宜,踏實土壤,彌合地縫。在地表出現薄干土層時,于晴朗午后適度鎮壓,破除板結,促使麥苗與土壤緊密結合,實現防凍保越冬,為春季防倒伏打好基礎。早春適時鎮壓提墑增溫,促進小麥早返青生長。鎮壓的原則是壓干不壓濕、壓軟不壓硬、壓大不壓小,種子出苗后一般不宜鎮壓,尤其對弱苗。
(二)噴施藥劑保個體。
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針對抗寒性差、苗子弱的地塊,冬前噴施植物激素或微量元素類防寒抗凍性葉面肥或藥劑,通過生理性調節提高抗寒能力。
(三)重施磷肥促長根。
肥水管理應重視施用磷肥,促進根系生長,提高分蘗成穗率。對三類麥田、晚播弱苗和受凍麥田,在前期追肥基礎上,拔節期施用適量磷肥,促進個體健壯生長,為后期抗倒伏打下基礎。
(四)劃鋤增溫促生長。
抓住早春晴好天氣,返青期鎮壓劃鋤相結合,先壓后鋤,彌合裂隙,沉實土壤,增溫保墑。針對可能會出現的春旱,也可適時噴施葉面抗旱保水劑,提高植物抗旱能力。主體麥田墑情尚可情況下,第一次肥水管理在起身末期進行,盡量晚澆水,促進小麥和根系早發快長;健壯的一類麥田或雨前播種群體較大麥田,可將第一次肥水管理推遲至拔節中期。
(五)肥水運籌促轉化。
對底肥不足、葉片發黃、長勢偏弱的晚播小苗,酌施氮肥,促弱轉化升級;返青期對麥田落黃、莖蘗數不足的弱苗和凍藥害較重的麥田,結合春水及時追施尿素,因苗適時施好拔節肥。
(六)防病治蟲除草。
根據今年冬前小麥苗齡偏小、雜草較少的情況,一般麥田冬前不進行化學除草,可在小麥返青后,根據雜草發生情況及時進行中耕或化除。早春麥苗返青后,結合植保部門預測預報,重點關注莖基腐病、紋枯病、根腐病、紅蜘蛛、吸漿蟲等病蟲害發生,科學選用殺菌劑、殺蟲劑,同時加入植物生長調節劑,適時開展綜合防治。
(七)加強監管嚴禁放牧。
牲畜啃青會使小麥葉片遭受破壞,加重小麥凍害,嚴重時會使麥苗大量死亡,特別是今年苗小、群體小,麥田放牧對明年春季生長極為不利。要廣泛宣傳,加強監管,堅決杜絕麥田放牧現象的發生。
?
來源:河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