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識紅薯
紅薯分為須根、柴根、塊根。其中塊根就是常見的紅薯。
華北地區紅薯的生育期大約150-190天,栽后3-4天,春薯開始扎根,栽后8-10天葉片發綠,且葉心開始生長,為返青期,栽秧后10-25天為塊根形成期,栽后30天左右開始生長分枝,根系生長基本完成,發根量占全期根數的70%-80%,這時已經形成塊根,栽后35-45天,塊根開始膨大。
夏薯栽后1-2天開始扎根,栽后5-6天返青,栽后20天左右開始生長分枝并形成塊根,栽后30天左右塊根開始膨大。
當莖葉基本蓋滿全田時,稱為封壟期。
華北春薯生長前期需經歷60-70天,夏署40天。
華北春薯的生長中期,在栽后70-110天,即7月中旬,到8月下旬。夏薯在栽后40-70天,即8月下旬到9月上旬。
華北春薯在8月下旬,夏署在9月上旬分別進入生長后期,即回秧期。
溫度對紅薯的影響
紅薯生長溫度15-30℃,以25℃為最適溫度,超過35℃生長緩慢,低于15℃生長停滯,10℃以下植株因受冷害而死亡。
栽插時,5-10厘米的地溫對發根有顯著影響,10℃不發根,15℃需5天發根,17℃-18℃約4天發根,20℃約3天發根,27℃-30℃約1天發根。5-10厘米地溫穩定在15℃以上,或氣溫在18℃時,即可栽植紅薯。
紅薯是喜光作物,紅薯生長過程中,如果光照充足,則光合作用強,光合產物多,有利于莖葉生長和塊根膨大。相反,如果光照弱,則葉色發黃、葉齡短,莖蔓細長,莖的輸導組織不發達,同化產物少,向塊根輸送亦少,產量降低。紅薯塊根膨大不但和光照強度有關,而且與每天受光時間長短也有關。每天受光12.5-13小時,比較適宜塊根膨大。而每天受光8-9小時,對現蕾、開花有利,而不利于塊根的膨大。
紅薯在不同生育階段吸收氮磷鉀的速度和數量有明顯差別,從單株和單位面積的吸收積累量來看,氮素吸收積累最快的時期是隨生長期的延長,地上部重量增加量最快的時期,即紅薯生長中后期,鉀素吸收積累最快的時期在塊根膨大最快的時期,即紅薯生長后期。磷素積累速度緩慢,而以單株重量增加最快的時期增長速度較快,即紅薯生長中后期。
?
二、紅薯的品種
淀粉型:商薯19、濟薯25、豫薯7號、濟薯21、冀薯98、洛薯13、商薯8號,北方薯區推廣的還有鄭紅22、徐薯18、徐薯27、豫薯13、徐薯22。徐薯22建議在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慶作春、夏薯種植。
鮮食型:
1.軟甜型:煙薯25、北京553
2.糯甜型:濟薯26、普薯32、心香(小香薯)、遺字138、徐薯32、秦薯5號、秦薯9號、齊寧21號
3.高產型:龍薯9號、蘇薯8號、豫薯10號、紅香蕉、鄭紅23號
當前推廣的鮮食型紅薯品種還有濟薯22、濟薯27、濟薯29、西農431、紅瑤、高系14、浙薯13、秦薯4號、秦薯7號、秦薯8號、徐薯34、普薯24(來福)、龍薯515等。
三、紅薯栽培
壟作栽培種植分三種:
1.大壟單行:壟距帶溝1米左右,高33-40厘米,每壟插1行,在雨水多或澇地普遍應用。
2.大壟雙行:規格與大壟單行相似,但每壟交叉栽苗2行,適用于栽插密度較大,產量較高的薯田。
3.小壟單行:壟距帶溝70-75厘米,高20-25厘米,在土壤貧瘠,土層較淺的山地和坡耕地應用廣泛。
起壟栽培的好處:
1.?減慢地表溫度分散,存儲熱量,所以還可以增加晝夜溫差。
2.?增大受光面積,光照條件好。
3.?起壟栽培利于旱季灌溉和雨季排水。
4.?起壟栽培后可使土壤加厚,擴大根系和塊根的發展范圍,增加表土立體面,改善土壤透氣性,,加大晝夜溫差,地溫提升快,利于紅薯生長。
起壟時注意:
起壟時要做到壟型肥胖,壟溝窄深,壟面平,壟土踏實,壟內無大垡和硬心,一般壟距春薯75-80厘米,夏薯70-75厘米,壟高25-30厘米,壟頂寬15-20厘米。
分栽苗后覆膜和覆膜后栽插兩種方式。
一般起壟后噴除草劑后蓋地膜,覆膜后可停置幾天,提高地溫,然后栽插。
滴灌帶是什么時候鋪設?
在機械起壟覆膜時,連同滴灌帶一起鋪設。
紅薯覆膜
多用透明膜,透明地膜成本較低,土壤增溫快,但優質黑膜有利于高產,控制雜草生長。
覆膜的好處:
覆蓋地膜栽插可起到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板結和減輕雜草,覆膜栽培可將春薯的栽插期10-15天,達到早栽早收,提高產量,改善薯塊的外觀品質,提高種植效益目的,可平均增加產量10%-20%,并提前15-20天成熟。
一般土壤10厘米,地溫為16℃以上時栽春薯,栽以4月下旬為宜,保護地栽可提前在4月上旬,地膜覆蓋可在4月中旬。
北方適宜密度春栽3000-4500株/畝,夏栽3500-4000株/畝,鮮食型4000-4500株/畝。
紅薯苗
什么是脫毒苗?為什么脫毒?
“脫毒”是指“除去紅薯體內病毒”紅薯是無性繁殖作物,一旦感染病毒,病毒就會在紅薯體內不斷繁殖、積累、代代相傳,使病害逐代加重,嚴重時喪失結薯能力。
脫毒紅薯可分為脫毒試管苗、原原種、原種和檢定種四級,其中檢定種需要逐年更換。
剪苗的好處
剪苗可防止薯肉和薯芽基部病原物帶入田間。
怎么剪苗?
剪時根部留1寸以上即可。
栽插技術要點:
1.?淺栽 土濕潤時栽5-7厘米為宜,干旱深栽也不易超過8厘米。
2.?使用20-25厘米的短苗為好,入土節數一般為4-6個。利于薯苗發根,易成活。
3.?栽后保持薯苗直立,莖葉不與地表接觸,避免因地表高溫造成灼傷而形成弱苗或枯死苗。
4.?點水栽苗,按實覆土,改變等雨栽插,實行點水栽插,不僅可以爭取時間早栽增產,而且能達到根與土密接,提早成活的目的。
5.?栽插時要埋葉,埋葉法增產原因在于成活率高及緩苗早
6.?栽插時不能澆大水,漫灌會造成緩苗慢,可采用栽后灌溝或在下大雨后栽插。(若有滴灌,直接用滴灌就行)
在干旱季節采用澆窩水埋葉法栽插的田塊,土壤氧氣充足,地溫較高,薯苗緩苗快,生長勢強。
栽插方式:
1.抗旱留三葉斜栽法,即薯苗與水平面成45度斜栽入土,栽深5-7厘米,栽插時只留頂部3片展開葉,其余連同葉片全部埋入土中,此法栽植秧苗成活一致,有利于減少空株,提高產量。
2.水平栽插:薯苗長到25厘米以上使用此法適宜。只留頂部2-3片葉子在外面,入土各節平栽在3厘米深的淺土層內,其優點是結薯數多而均勻,但抗旱性差。
3.新型水平栽:是水平栽插的改良栽法,將薯苗底部一節彎曲到深土層中,其余莖蔓水平放置,留2-3片葉子在外面,比水平栽插法明顯提高了薯苗的抗旱性。
4.斜插:優點易操作,耐旱,抗風,早成活,單株薯塊較大等,適宜短苗,缺點是所栽薯塊數量少。
5.船底形栽:苗的基部在表土層內(2-3)厘米,中部各節略深(4-6厘米),沙地深些、粘土地淺些。適于土質肥沃、土層深厚、水肥條件好的地塊。由于入土節數多,具備水平插法和斜插法的優點,缺點是入土較深的節位如果管理不當,容易造成空節。
6.直栽:多用于短苗直插入土,入土2-4個節位。優點大薯率高,抗旱,緩苗快,適用于山坡和干旱瘠薄的地塊采用。缺點是結薯數量少,應以密植保證產量。
7.壓藤栽插:將去頂的薯苗,全部壓在土中,而薯葉露出地表,栽好后用土壓實澆水,優點由于插前去尖,破壞了頂端優勢,可使薯苗腋芽早發,節節萌芽分枝,生根結薯,莖葉較多,促進薯多薯大,且不易徒長。缺點抗旱性差,費工,多用于小面積種植或夏薯種植。
栽后5-7天查苗補缺。
處暑(8.23)至白露(9.8)是甘薯膨大的黃金期。
預防地下害蟲
在耕種起壟時,包壟心施入高效低毒的毒辛顆粒劑,每畝用量5-10千克,或藥土撒于犁溝或撒到地面后及時旋耕,能有效防治紅薯生長期發生的蠐螬等地下害蟲,也可栽插時穴施根際。也可在育苗時,用大黃素甲醚,多菌靈水溶液浸種。
紅薯施肥
原則控氮、穩磷、增鉀、忌氯,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追肥以前期為主,后期為輔。紅薯喜鉀,增施鉀肥對產量和品質均有明顯的改善作用。紅薯忌氯,當氯離子含量超過一定量時,會降低薯塊淀粉含量,影響紅薯商品性,而且薯塊不耐儲藏。
紅薯基肥采用深施、分層施的方法較多,深施可使生育后期仍能吸收肥料,可在做壟時集中包心深施,葉片小,葉色淺,長勢弱可追氮,追氮不可過晚,用量留余,不夠再補。葉片大,葉色正常,可追磷、鉀。
分枝結薯后根據長勢長相適量進行葉面噴肥,可選0.2%磷酸二氫鉀溶液或優質液體鈣肥,薯博士微量元素肥等。
紅薯旺長的危害
1.?氮肥過多、水肥較大、高溫多雨易出現瘋長期情況,薯苗間相互爭奪養分和光照,加上紅薯生長季節高溫多雨,勢必會造成薯苗長勢越來越旺,從而出現“旺了秧子不座薯”的情況。
2.?薯苗瘋長后,葉片相互遮蔽,通風透光性差,下部老葉易黃化,脫落、腐爛,不僅消耗大量 的養分,降低產量,同時易造成病菌積累,加重病蟲害。
紅薯旺長判斷標準:
1.?葉色加深,頂三葉節間明顯拉長,封壟后莖尖上挑明顯高于葉平面。
2.?順著壟溝的方向放眼望去,基本看不清壟頂與壟溝的區別
3.?葉柄長度和葉片寬度比值超過1.5
控旺目的:增產,優質
高品薯和鮮食用的紅薯收獲時間由銷售時間定,一般生長期90-120天像龍薯9號收獲時間一般不超過100天。淀粉、加工用的紅薯在氣溫穩定在15℃時,停止生長,此時應收,一般在10月中下旬收完,窖藏用的到霜降時入完窖為好。
剛栽上的薯苗靠近地摸處干枯是什么原因?
薄膜處沒有用土封,被薄膜孔流出的熱氣烤干了,只有等下面的莖蔓發芽,沒有滴灌的話,順溝輕灌一次,降一下地溫,促進苗子生長,長出后用土地把破孔處用土封上。
紅薯膜下滴灌種植有哪些好處?
紅薯膜下滴灌種植技術是把滴灌施肥技術與傳統的大田栽培技術結合起來,在地膜覆蓋栽培的基礎上,將滴灌帶置于地膜下,根據紅薯生長的需要,把水和肥輸送到紅薯根部土壤,供紅薯塊根吸收利用,可以控制灌水量、施肥量、所需的營養元素,能顯著提高水、肥的利用率,達到節約、省工的效果。
傳統的種植法,通常是像地里大面積的灑水,用水量大且不均勻,而膜下滴灌栽培是通過在毛管上的出水點,將水滴一滴一滴均勻緩慢地滲入紅薯根系土壤中,可節水、節肥、節藥、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使土壤始終保持疏松和最佳含水狀態,土壤不板結,團粒不破壞,從而提高紅薯品質和質量。
采用膜下滴灌種植技術之后,利于節水、節肥、省人工、增產。據統計,采用膜下滴灌技術之后,每畝紅薯可節水30%,節肥15%比傳統的種植方式增產三分之一。
紅薯覆膜,是黑膜好還是白膜好?
???覆膜可使早春地溫提高1-2度,后期保摘,保持土壤疏松不板結,防止短時強降雨刷平壟頂,長出的紅薯能保證細長條且色澤光亮。在采用覆膜時,很多薯友喜歡用黑膜而不用白膜,理由是黑膜防草,不用打除草劑,其實栽完仍需要封閉壟溝和苗眼草,沒看出省多少,用黑膜大約55元,只能蓋一畝地,一個白膜45元,能覆蓋一畝八九分地。因為黑膜是翻新料,一點彈性沒有,白膜是聚乙烯現吹塑而成,新料有彈性。從環保方面講,很多大戶忙于收貨,無暇回收舊膜,只能殘留地里,黑膜是翻新的舊料,又厚又硬很難降解。幾年下來地會黑壓壓的一片,對生態影響很大,而白膜是新生料,薄如蟬翼,容易降解。黑膜對地瓜生長影響也很大,由于黑膜對陽光照射起到屏蔽作用,破壞了溫差效應,不利于光合產物向薯塊輸送,并且雨水大容易滋生地表須根,而白膜升溫快降溫快,利于光合產物積累和薯塊膨大,經過對照發現,白膜覆蓋不僅產量高,而且顏色都要比黑膜紅的多,黑膜還有最致命的缺點,是插苗看不見滴灌帶,經常用鐵叉捅破管帶。
本總結依據《紅薯之路》,后續還會完善。